網站企劃 / Website Planning
- 詳細內容
略談月稱論師《入中論》犯相符極成過 王穆提 月稱論師《入中論》言:「總如所知非有故,應知內識亦非有。」《講記》解:「此二句總破。所知謂境。若謂心有,境亦應有;若謂境無,心亦應無,二無差別故。」此中月稱執唯識宗以為心識實有故如此而說。 以下根據《成唯識論》、《辯中邊論》、《成唯識論料簡》、《掌中論》分別說明唯識正義。
- 詳細內容
戰爭是對人類文明的毀滅,暴力是對人性善良的敗壞。 只要是人,不論意見多麼相左,都不應當見他人悲劇而心喜,這是2022年,不是1800年,人類要獲得進步,應當是從心智與同理心去增上,而非始終認為暴力才是最好的手段,一個人使用言語的暴力、行動的暴力去面對現代的文明社會,只是讓自己顯現的更加野蠻。只要是人,都應當期盼這個世界不再有任何的暴力發生,否則,當人為何?如果你希望暴力能解決問題,言語上、心理上、...
- 詳細內容
阿彌陀佛。 慶X法師: 一、奘師所翻經論只要仔細閱讀、細細思維,即知其翻譯以四字一句模式乃屬漢語功力甚好之境界,能令學人更亦受用。是故,前言要自行先訓讀、疏文、斷句等之義亦在於此,只有學人自行深入方能了會於心。 二、《成唯識論》〈疏文斷句四字版〉: 「復次,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有三種: 一、名言習氣, 謂有為法,『各別』親種。
- 詳細內容
答:彌勒菩薩《瑜伽》言:「計常論者, 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 我及世間皆實常住,非作所作,非化所化,不可損害,積聚而住,如伊師迦。
- 詳細內容
答:中觀宗 龍樹菩薩並不承許極微是常,並認為此見同於僧佉外道見解。此中可觀 龍樹菩薩所造 《 大智度論》三處,分別為卷十二、卷七十、卷八十九。 如,一、《 大智度論》:卷第十二: 「復次,有有三種:一者、相待有;二者、假名有;三者、法有。 相待者,如長短、彼此等,實無長短,亦無彼此,以相待故有名。
- 詳細內容
〈解題〉 在日 本被稱為「神山」的筑波山,其原本有一日本德川幕府所保護之佛寺-中禪寺,因日本廢佛毀釋遭受毀壞殆盡。而此筑波山中禪寺開山始祖即是日本法相宗 德一法師,身為日本正一位(類似現今總理大臣)大臣之子,甘於衣衫襤褸、吃粗食於陸奧地區弘揚佛法。日本真言宗創始者 空海大師在與德一法師書信往來時,尊稱其為菩薩,顯見德一法師在空海心中之地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Load more...
All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