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穆提社長隨筆:顯識和分別識

台灣確實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

曾經在中國福建、兩廣出差,以前閱讀佛教經論認為此等地方應當有諸多佛教寺院或者民間信仰等寺廟,諸如土地公廟,中國面積這麼大,其所供奉之佛教、民間信仰之佛菩薩、神祇等應當會更多才對。結果,大失所望。一直記得當時見到其觀光用途之佛寺,一入內即尋找大雄寶殿或者主佛處,五體投地頂禮,只見其他當地人(包括官員)雖然也以手勢合掌膜拜,但缺少了點什麼,看起來動作似乎非常生澀。或許只是為了迎合我而做出這些舉止吧。

 

台灣隨處可見的「土地公」,原本以為中國也是能夠隨處可見,結果並無。根據台灣《南瀛佛教》〈第十五卷第十號〉臺北帝大(台北帝國大學,現今之台灣大學)助教授 增田福太郎 《台灣的宗教與臺灣本島人的信仰》(三)內容所說:「與本島人民生活有密切關係,且其信仰最普及於農民中的是福德正神,也就是俗稱的所謂土地公--也有單單寫成土地--是很特別的東西。今天台灣鄉村林野到處都有土地公廟(福德祠),其數量超過七百座,若加上無名未登記的,或許有數千座吧!其祠堂之多是到了用「田頭田尾土地公」比喻的程度。

台灣本島人的農村生活可以說是崇拜土地公為始而至今日。其信仰不只是福建人、廣東人,也及於熟蕃,此土地公不單單是農業之神,對人福德是經濟之神,受到商家、礦山業者漁、民的崇敬,又在倫理上也是與警察有很深關係的神。」現今台灣土地公廟應當至少也上萬座了。

按照中華文化所傳《孝經》之歷史也有兩千餘年了,此書為西元前241年秦、漢之際假託孔子所成。其說:「社者,土地之王。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為社而祀之,以報功也。」即知土地公乃為土地之王故以封土做社以求祭祀。往昔除諸帝王等,多半為農夫所祭祀。除上說之外,香港也並無多少土地公廟。

又關於「祖先牌位」,我曾詢問中國友人是否家裡有祭祀「祖先牌位」?彼等大多言「無」,還詢問我何謂「祖先牌位」?我大概說了一般台灣人大戶人家皆有族譜,並且有其祖先牌位放置家中,以供祭祀,譬如王姓歷代祖先,一般都是流傳數代、或者因家族分家而重新製作,每日必上堂祭祀。其歷史可追朔至中國東漢(25年-220年)時代,也是兩千多年的歷史。

其實可以從民間信仰文化傳佈,就能了解到現今之中國已經不是中華文化圈之中國,諸多信仰、文化僅只為觀光處收門票、販售香火等功能,甚少之純粹文化與信仰逐漸的流失或者早已經消失。而台灣雖然不是中國,但卻保留了諸多中華文化,確實是現代非常詭異之事。這也像是有學者稱台灣為世界南島文化之源頭,日本名古屋學者也從台灣東部製作伐木舟遠渡太平洋回到日本,以考據當時台灣原住民是否為日本繩文人祖先之關係,然現在南島文化於台灣可能也算為少數文化了,原因為經歷多次被殖民導致本地文化受到破壞或者被同化,如今最能保留南島文化的,也許僅剩澳洲、紐西蘭與太平洋諸島上之各國了。

你想,當一些學者堅持台灣原住民為「先住民」而不去反思原本從中國數百年前移民到台灣的漢人等人種去殖民當地,又如何有所進步?原住民即是原來的住民,先住民即是先前的住民,此「原」、「先」之中文並無特別難以理解,於此台灣土地之上,又非租賃房屋一般之關係,哪有什麼先住民?殖民就是殖民,只不過南島語系之台灣原住民不與你計較這麼多,你卻得寸進尺,於此漢人貪婪習氣顯露無遺。

林秋梧(臺羅拼音 Lim Tshiu-ngôo,1903年8月15日-1934年10月10日),臺南人,其師即是忽滑谷快天,林秋梧於台灣《 南瀛佛教》〈第七卷第三號〉說唯識舊說:「『顯識論』在前是引本文、在後是加解釋。但文本與解釋的作者、都不知道是誰?或者本文的作者是世親、也說不一定的?這本書的大要、仍舊不外表白三界唯識的道理、把『識』分作「顯識」和「分別識」兩大部分。所謂顯識者、顯現種々主觀客觀的現象的本識。自本識所變的識有九種(身識、塵識、用識、世識、器識、數識、四種言說識、自他異識、善惡生死識、)。離此九識、主觀、客觀、六道、三世、無一可說的。於此顯識上分別著差別現象的、即為「分別識」、成為分別識的根本的、是「我」的思想、這叫做「有身識」然而若要說「我」的思想自何而起的?就有三種「受者識」。受者識有細品意識的阿梨耶識(Alaya)中品意識的阿陀那識(Adānā)麤品意識(Manas)的前六識(意識與五識)的區別。陀那的七識誤認阿犁耶的八識為我體、因此造善惡業、流轉於生死。(陀那是阿陀那、譯作執持。)又薰習有執著分別的熏習和觀習真實性的熏習兩種。第一種的熏習、薰種子於阿梨耶識、又在未來生顯識、現差別的世界。這樣地顯識生分別識、分別識生熏習。熏習生顯識、如是輾轉、至於生死無窮。觀習真實性的熏習、就是觀察三種無性、消滅迷的根本──阿梨耶識、並顯識。若分流轉還滅的二門觀察牠、前面執著分別性的熏習、就是流轉門、這便是唯識的積極的說明。也可說是當於『十八空論』的所謂唯識方便觀。觀習真實性、是還滅門、當於龍樹的空無相說、也可說是所謂唯識正觀吧。

所謂三性三無性、在後世的法相宗、卻是一般所說。然若拿唯識來說、則為方便唯識之心得、而正觀唯識的三無性、便有幾分似乎不重要的樣子。但古代則不全然。三性和三無性為表裏的關係、而且唯識說的目的、全在這三無性。正觀唯識之名、便是十分表示其實的。三無性論是如牠的名稱、說三無性的道理、對於分別性、依他性、真實性的三性、明其「空」理、說相無性、生無性、實無性的三無性(對於遍計、依他、圓成的三性、說相、生、勝義的三無性、同於一般的所說)。

要之、一切萬有、皆因緣所成、假集形能而非實體。這便是對於依他性(依於他者、為因緣事)的生無性說。因為自己沒有實體、要靠因緣的力而生、所以叫做生無性。然對於這種的假成的萬物、生出愛著憎怨的思念、獨自苦樂者、皆由於認定這樣實體的實在、向著假成的萬物、隨意分別、故惹起了喜怒哀樂的情感。闡明這箇道理、便是轉分別性的迷惑、說無相性的。畢竟凡夫有兩種的迷見、例如誤繩為蛇、驚駭的跑走一樣、以萬物為使我喜怒哀樂的存在、這為第一種迷見。雖知道不是蛇是繩、但不知道繩亦是[蒿/木]草所集成的假想一樣、不曉得外界的萬物是因緣的假成、這為第二種的迷見。第一(蛇)不用說是空。第二(繩)也是沒有實體。第一空、第二也空、一切萬事皆空、但是唯在最後有亡言絕慮的實體。這種實體、既然是亡言絕慮、所以叫做真實無性。

以上所述的、就是唯識和空無相說、有不可離的關係、決不是相反對的教義、並在世親的當時、固然不反對龍樹菩薩、且一面說唯識一面談空的、至於後世把世親的唯識說、叫著有宗、而以為有宗和空宗是相反對的、是屬於後來的事的大略。『轉識論』云、「如是轉識、不離兩義、一能分別、二所分別。所分別既無。能分別亦無、無境可取、識不得生,以是義故、唯識義成。何者立唯識義?意本為遣境遣心、今境界既無、唯識又泯,是說唯識義也」。釋云「此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識。」阿摩羅(Amala)譯為清淨、指真如而言的。遣境留心者、是一往的唯識。真的知識、是境識俱泯、冥合於清淨的阿摩羅的真如。所以說「由境無識無、故立唯識義。」」

主要還是以真諦三藏所翻譯為主之唯識學,而並非以玄奘三藏所翻唯識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