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頁,共 37 頁
石井抱旦 (Hotan ISHI)
每日書道展審查員、前衛書法家石井抱旦先生,他是神奈川縣茅崎市的知名書法家。雖然創作出許多前衛書法作品,但近年來,更常見的是宛如當代藝術般的抽象表現。他在書法領域所培養出的感性得以充分發揮,從而確立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因為我確實預感到,我所追尋的美,存在於既有的框架之外。1990年獲得書法大獎時,我決定了我的創作模式,那就是將異質或相悖的元素同時並行。它們會相互修正、彼此提升,從而催生出新的刺激與意象。而那裡,是無人曾踏足的處女地。」
石井抱旦活躍於「書法」這個在近代美術中難以歸類的領域。書法以前衛書法的形式在美術界獲得認可,是二戰後的事。而其原因也與浮世繪相同,是來自海外的高度評價。自明治時代以來,日本美術界一直以「書法非美術」(儘管岡倉天心曾駁斥此論)的觀念邁向近代化,然而諷刺的是,在赫伯特·里德的《近代繪畫史》(1968年)中,唯一刊登圖版的日本人作品,就是書法。這並非意指透過「不將其視為文字」而使書法被認可為美術,而是藉由將「書法≠美術」這個近代框架予以「放空」,從而讓美術看見了新的風景。
反過來說,這樣的風景理應也曾出現在書法界,但筆者卻很難感受到。因此,我認為石井先生能輕易地跨越書法與美術的框架,是極其值得關注的。他的作品甚至將近代美術中「自我表現」這個牢固的框架也予以「放空」。
簡單來說,石井先生的方法是一種渲染技法——任由顏料流淌。他選擇壓克力板而非紙或畫布作為基底,是為了讓顏料的動態盡可能地自由。但這不應被視為人為操作,而應理解為是為了「迎神降臨」而佈置的舞台。在此之上,最終的造型便以一種「人與自然協作的證明」之姿態而出現。